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ENGLISH

注重“育心”,提升中职育德实效(廖承兰)

发布时间:2015-06-24 13:46:25

注重“育心”, 提升中职育德实效

作    者:廖承兰   刘一凡

单    位: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校

论文类别:管 理 类 

联系电话:18908176865

          Q Q邮 箱:1106449117

    

      

注重“育心”, 提升中职育德实效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变革,中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受到了冲击,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中职学校的育德工作,不能空洞说教,自说自话,须注重“育心”,拨动学生心弦,感动学生心灵,才能提升育德实效:(一)文化“育心”;(二)全域“育心”;(三)活动“育心”;(四)合力“育心”。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育心   育德   实效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心理矛盾冲突也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变化和矛盾冲突不断地冲击着中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探索中职学校科学育人模式,更加注重“育心”,提升育德实效,已成为中职教育一个重要又迫切的课题。

一.影响中职学校育德实效的主要原因

(一)认识混乱:学校育德工作片面强调满足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混淆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界限,学生一旦有了过错,就简单粗暴的扣上“思想不健康”“道德有问题”的帽子,将心理状态或心理问题不恰当的扩展到思想品德问题的范畴,造成“育德”低效甚至无效。

(二)观念滞后:1)一些中职学校育德管理“强调学生服从,弱化服务学生;强调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培养;强调结果处理,忽略过程监管;强调活动育德,忽视全程渗透”。2)对育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育心简单地等同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在育德实践中更多地关注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导致育德实效性不强。

(三)行动粗糙:1)育德内容选择缺乏“人文关怀”,没有贴近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2)育德形式选择缺少“人情味”,一厢情愿依赖纪律、规范与制度进行灌输与说教,奢望将主流的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强制学生”教育者是权威,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心”之体验与感悟,主体性缺失,品德内化机制“短路”,认知与行为脱节3)育德方法选择缺乏“科学性”,不少教师往往用“道德”的标准衡量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思想品质问题,激化矛盾,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轻微心理疾病无法提供帮助,育德与育心脱节,直接影响“育德”效果。

(四)模式单一:1)一些中职校还没有形成“大德育”网络格局。育德工作还仅仅是“德育处—班主任团队”线性结构,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直接实施者,但班主任难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服务。学校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没有形成育人合力。2)“育德育心”程序运作缺乏整合规划,各行其道,主观随意。3)运动式育德活动,应景式大杂烩灌输育德机制,缺乏系统性、针对性、预见性、主动性。 4)学校、家庭、社会还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二.依据与意义

(一)明确“育心”责任: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有关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再次提到“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工作范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国家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了的“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情怀,为新形势下中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责任,对中职学校注重育心,提升育德实效极富指导意义。

(二)面对严峻现实:中职学生大多15--18岁,正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生巨变的关键期,他们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处于渴望独立希望摆脱对成人依附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从初中到中职学校,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他们容易出现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据调查,20%以上的中职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1)厌学心理严重,由厌学发展到逃学(出走、沉迷游戏网络)退学(每年退学率居高不下)2)情绪极度焦虑。不少中职生厌学又不得不学,在家中瞒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摆脱不掉的压力,对考试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出现惶恐与不安,产生种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心理焦虑。3)人际关系紧张。不少中职学生对教师的管教有一种压抑感,或消极对抗,或态度恶劣,甚至会产生憎恨报复心理。他们渴望被老师同学接纳理解信任,但在学习生活中却难以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甚至关系紧张。4)逆反心理严重,自我认同度低,对前途感到迷茫,存在自暴自弃心理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面对严峻的现实,改革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注重育心,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厘清“育德与育心”的关系:育德与育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共同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区别:1)理论基础不同。育德主要以哲学、伦理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为理论基础,育心以人本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及整合为理论基础 。2)具体目标不同。育德按社会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是非、善恶的问题。以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行完善为目标。育心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发挥个人潜能,增强调整自我,承受挫折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完善人格为目标。3)教育内容不同。育德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规范、法制意识等,育心主要包括智力发展、人际关系、情感问题、择业规划、心理障碍的矫治等。4)学生观不同。育德多持评价性学生观,把学生当作塑造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在教育性与人性之间更强调教育性。育心坚持移情性学生观,把学生看作一个具体的当事人,把自己看作帮助者服务者,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和理解,在教育性和人性之间更强调人性。5)教育方式不同。育德侧重由外而内的理论灌输和教育。主要采用说理、批评表扬、榜样激励、环境陶冶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特点。育心侧重由内而外的体验、感悟和个性的张扬,通过助人自助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主要采用会谈、心理测量、角色转换、行为矫正、游戏辅导等方法,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6)出发点不同。育德的出发点是社会需要,关注社会对个体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负责,由爱国爱民爱集体到爱家爱自己。育心的出发点是人本需要,关注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对学生个体发展与终身幸福负责,由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懂得珍爱自己,推己及人爱家庭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

 联系:1)育德与育心是学校教育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属于“大德育”范畴。育心是基础,育德是导向;育德深化育心,育心促进育德 。2)育德成就“君子”塑造优良的德行;育心教做“真人”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优良德行的形成受到个体心理品质的影响和制约。

 启示:1)育德与育心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二者相得益彰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2)不管是道德品质的培育,还是道德行为的规范,不能超越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提升育德实效。

三.行动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中职学校的育德工作,不能空洞说教,自说自话,须注重“育心”,拨动学生心弦,感动学生心灵

(一)文化“育心”

 “育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职学校要发挥一切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构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校园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网络,建设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文明,将育心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深切的体验和浸润中高度内化,不断改善自我,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

1、发挥学校物质文化的育心作用

外部环境的新异刺激能够有效的改进人的身心状况,带来个体内部结构的重组,促成其发生质的变化。学校物化环境(自然景物、基础设施、实训基地)融注学校文化,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规划建设学校物质环境时,要立足于学校环境的育人意识,彰显人文关怀。校园环境布局与美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教学设施配置,校徽校旗设计,校服式样色彩的选择,校歌创作与校训提炼等,都可赋予它们丰富的教育信息,让各种物化的东西承载丰厚的内涵,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心理暗示。如从校园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方面开发保护生命、爱惜环境课程;从组织学生创作校歌设计校徽中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精神;在实训基地张贴安全教育温馨提示,在寝室楼道布置名言警句,倡导文明礼仪警示自尊自信。

2、优化学校精神文化的育心功能

1)健全 “育心”机制 

完善育心组织,组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健全育心机制,是实施“育心工程”,提升育德实效的基础。学校一切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都应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工作的立足点根本点。学校要建立“指导专家团队--育心研究中心--学生自主管理育心协会--班级知心委员会”组织机构,系统的有组织地开展学生育心工作,实施多维预警心理监测及干预,为学生建立规范的心理健康档案,开设育心活动课程,开放心理咨询室,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及小团体心理辅导课,开办育心专题讲座等。不仅讲授心理学基本知识,传授自我调节心理技巧,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还要实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干预及时帮助,更加科学地合情理的实施育心工作。

(2)树立 “育心”权威

树立教师育心“权威”,是提升育德实效的根本保障。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心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育心工作;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懂得 育心理论,掌握育心技法;避免习以为常的命令、说教、控制、训诫、讽刺、指责、威胁等不当行为,代之以真诚、接纳、倾听、尊重、同感等心理理念和方法技巧,努力为学生创设身心健康发展的宽松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不是放任,而是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个性;既严明公正一视同仁,又能有针对性的给每位学生提供建设性的帮助;还能身体力行,做最好的人格示范。生活中给予学生理解和关怀;心理上帮助学生排解成长中的困扰和不安;学习中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决策上,师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能尊重学生家长,倾听家长的意见。和谐是生命的本质内涵,教师个人身心和谐,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不和谐的教师心境,极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与隔阂。民主和谐是树立教师“权威”的根基,教师的权威是教师高尚人格魅力、精湛教育艺术的象征,是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是教师真诚关爱带给学生的美好心境。

(3)激发“育心”主体能量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能量是提升育德实效的关键。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激励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这是教育应遵循的规律。1)采取多元评价策略。既注重道德行为,也注重心理素质;既重视知识、技能的评,重视职业素养的考量;既看成绩,也看态度方法进步程度;既考虑教师的意见,也听取学生个体学生群体的看法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2)搭建师生平等对话平台。让教育在对话与交往中完成知识、智慧、精神的交流,在对话与交往中展现相互尊重、相互信赖、共同成长,在对话与交往中心灵共振互助自助。3)提供展示表达情智机会。坚信学生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张扬学生的向善本性,坚持“高度尊重、适度要求、适时引导”育心策略。高度尊重是基础,只有高度尊重,才可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之后的适度要求与适时引导才可能奏效,才能实现变他律教育为自律教育。“高度尊重”就是从教师的语言、体态和实际行动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注、接纳和理解;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生的现状,不偏激、不侮辱、不训斥、不埋怨、不拒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以真诚信任的目光和语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适度要求”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提出要求,并且学生自己能够把握和调控,克服传统育德指导思想上的泛政治化倾向:育德目标理想化,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要求,导致当事人的焦虑、失望、受挫感,并在自我意识方面出现混乱,引发一系列认知偏差和行为问题。“适时引导”是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加以及时引导。明确学生犯错误,并非都是道德本性恶劣、顽固不化,主要是由于自己认知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误习惯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调整认知方式,并从行为上加以必要的引导。切记滥用纪律处分致使一些学生彻底丧失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

(二)全域“育心”

1、系统开设“育心”课程

针对中职学生实际,体现职教特色,系统地开设“育心”课程。

(1)根据年级特点分层“育心”

一年级主要是适应性心理教育。学校要对新生进行心理状况普查,利用各种心理量表,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登记备案。帮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学校情况及专业特点,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便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迈出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第一步。可根据学生普遍情况开设心理卫生保健课。二年级主要是人际交往教育和专业学习心理教育。随着对新环境、新的学习生活的适应,他们情绪波动不大,这时应帮助学生克服交往障碍,正确处理异性关系,提高交往技能,珍惜青春年华,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可开设《性别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三年级主要进行职业心理教育。临近毕业季,大多数学生容易出现步入社会的心理焦虑和心理危机,应加强就业心理导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激励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可开设《择业心理》《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终身发展的能力。

(2)针对性别差异侧重“育心”

针对中职男女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采取专题讲座、分类辅导等形式,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帮助学生了解男女的生理、心理差异、青春期常见疾病的防治、青春发育中的性心理卫生问题、男女智力各自的特点,树立自尊自信自强品质。正确认识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正确对待性角色,学会保护自己。

2、贴近学生实际多渠道“育心”

育心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实际,更新育心内容,运用多种育心方法,常育常新提升实效。

  1)充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将育心引入班级管理,引导学生成立育心组织,举办育心自助活动、开展心理素质训练,使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意识深入学生心里,努力创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如:举办心理知识宣传周、趣味心理游戏、心理漫画展,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心理剧等。2)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心功能,把育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挖掘学科的育心资源,创建充满生命灵气与活力的高效课堂。如体育课,可以设计独特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程序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顶岗实习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意义,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顶岗实习的心理准备。3)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辟新的育心途径。网络育心突破了传统的育心时空局限,它即时、灵活、隐蔽,有利于提高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学校可以建立“育心网站”,宣传与普及育心基本知识,可开设“聊天室”“电子信箱”等栏目,进行在线交流讨论及小型心理测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气质等特征,吸引学生网上心理咨询兴趣。

3、德心整合“育心”

构建以育德为导向,以育心为基础,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的模式,达到育德育心的“交融与渗透”1)“德心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育德更具科学性。育德过程是促进学生道德“内生外化”的过程,道德通过内化生为品德,外化表为德行。在内化过程中,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和性格等心理素质是内化的决策机关和重要的调控器,道德内生外化要依靠心理机制的调节来完成。2)育心是育德有效实施的内在保证。育心强调对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采用疏泄、暗示、自由联想、放松训练、心理换位等方法,使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协助者,内心容易自觉接受教育,并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3)注重育心可以提升育德实效。育德往往过分强调社会要求和外在的强化,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重于说教,生硬灌输,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育心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容易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到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的最佳切合点,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行为倾向,防患于未然。比如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行为矫正法,又称为奖励强化法或代换券疗法。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奖励)形成所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当学生出现某种预期的良好行为时,马上给予奖励,从而使该行为得到强化。这种奖励强化法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很有效的。

(三) 活动“育心”

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开展相应的育心活动,有很大的操作空间。1)活动内容丰富:职业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情绪情感教育、性健康心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全性格培养、耐挫能力培养、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2)活动形式多样:育心知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各种技能竞赛、各种文体活动、心理交流会、主题班会、育心沙龙、育心研究会、拓展训练等3)坚守活动准则: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活动,参与制订计划,参与自由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互助他助,实现共同成长目标。没有自主的活动,就没有心理的成熟发展,自主参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活动与体验结合。只有使学生经历主体内在的心理历程并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感和体验的活动,才是有价值的活动。没有深切的体验和感悟,就不会产生教育的好效果。课(校)内外融合。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延伸到课外和校外,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活动课程网络,最大限度地提升育心的预见性、针对性、实效性。

(四)合力“育心” 

中职学校育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注重发挥家庭在育心中的作用,向全体家长普及青少年育心常识和技巧,引导家长了解子女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育心意识。探索 “家校同步干预 ”“家校共育工作模式”,开发“家校合力系列课程”,整合“家校教育资源”。家庭人际关系对成长中的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影响深刻,要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与支持。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实质是一种人际 “沟通”关系,“沟通”的全部意义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家庭—学校--社区”这个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链”中,学校有责任去调动家庭和社区有关方面的力量,整合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在心理条件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张建东,《德育与心育相结合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 高教研究版 ) 2005 年 3 月第 1 期

2.黄向阳著,《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作用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5 

4. 钟志农,《从心育角度探寻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网上阅读)

5.沈央珍,《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6.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2002,1

 

COPYRIGHT 2018 成都青苏职业中专学校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成都市青羊区文康路188号 邮政编码:610091
联系电话:028-81721049 招生咨询电话:028-81720942
ICP备案号: 蜀ICP备09025072号-1
点击浏览:
分享到: